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政务督查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7:03:49  浏览:962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政务督查工作规则》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政务督查工作规则》的通知

阿署办发〔2009〕39 号


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开发区、示范区:
  现将《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政务督查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政务督查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政务督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督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政务督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服务,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督查工作的目的是紧紧围绕盟委、行署的中心工作和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通过督促、检查、协调、反馈等手段及时了解情况,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维护政令畅通,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盟委、行署的各项决策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第三条 行政公署督查室(以下简称督查室)是行署政务督查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工作部门,负责本规则的实施和开展政府系统政务督查工作。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部门、开发区、示范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政务督查工作,设立政务督查工作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督促检查工作,以推动各级政府决策落实。

  第二章  督查工作范围

  第四条 下列事项,列入政务督查工作范围:
  (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自治区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三)盟委、行署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会议决定事项以及制定的行政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行署常务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五)上级领导和盟领导重要批示的贯彻落实;
  (六)行署及所属各部门承担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
  (七)其他需要督查的事项。
  第五条 政务督查工作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开展督查,做到依法行政、确保令行禁止,维护党和政府权威。
  (二)领导授权原则。督查工作在行署和行署领导的授权下,以调查了解和反馈情况为主,不代替部门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未经行署和行署领导授权,不直接调查处理问题。
  (三)分级负责原则。依据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部门、开发区、示范区工作职责,督查工作实行逐级负责,分级督办,分工协作,层层落实,完成行署各项督查任务。
  (四)及时快办原则。讲求雷厉风行,突出工作实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确保督查事项按时限、高质量完成。
  (五)实事求是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喜忧兼报,防止以偏盖全,杜绝弄虚作假。
  (六)注重实效原则。督查工作要力戒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着眼于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坚持深入一线,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使督查事项落到实处。

  第三章  督查程序

  第六条 立项
  根据督查工作范围,凡经行署领导批示查办的各类事项,必须由督查室提出立项意见,经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列为督查事项。
  第七条 拟办
  凡立项督查的事项,根据内容和业务分工提出拟办意见,同时草拟督查事项通知。内容包括:交办机关、交办人、交办时间、内容摘要、承办单位、办理时限、办理要求、附送的文件和材料,上级部门和领导批示的督查文件只转原件的复印件。
  第八条 承办
  根据督查事项的内容和涉及的单位,分别采取转办、协办或自办的方法办理。各承办单位须实事求是,将涉及本部门的查办内容写出查办报告报行署督查室。
  (一)转办:将确定的督查事项经主管领导审定后转有关部门办理。
  (二)自办:不宜转办的督查事项由督查机构自行办理,并及时写出督查报告。
  (三)协办:对督查任务交叉或涉及几个地区、部门的督查事项,由督查室牵头与协办单位共同办理。
  第九条 催办
  对未按时限要求上报办理结果或工作进展情况的承办单位,采取发催办单的形式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结,对不能按时限办结的,承办单位要书面报告延误原因。否则,予以通报。
  第十条 办结
  各承办单位对盟委、行署领导批示的督查事项,一事一办一报,要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督办结果。
  第十一条 反馈
  各承办单位办结督查事项后,要及时向行署反馈、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报告要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经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行署督查室。对情况复杂一时难以办结的,要在规定时限内做出相应的说明。督查工作要注意反映决策执行中带有普遍性、政策性、倾向性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进一步落实的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第十二条 立卷归档
  督查事项办结后,要将全部有关资料分类整理立卷、归档。


 
  第四章  督查方式



  第十三条 专项督查
  对上级机关转来的批示件、查办件和盟领导批办件、查办件,按内容分解立项,确定承办部门,提出办理要求,督促其按规定时限落实。
  第十四条 实地督查
  行署督查室对政务督查工作具有组织协调、情况通报、处理问题等工作职能,对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可协同有关地区和部门直接进行现场督查,掌握全过程的进展情况;也可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直接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向行署报告。
  第十五条 联合督查
  对某些重点工作,需相关部门配合才能完成的督查工作,督查室要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进行联合督查。
  第十六条 督查调研
  紧紧围绕盟委、行署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决策落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督查调研,督查调研要注意政策贯彻落实中的典型和经验,更要重视决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五章  督查制度

  第十七条 督查工作严格执行以下制度:
  (一)分级负责制度。督查工作实行逐级分工负责,严格执行督查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部门、开发区、示范区一把手为第一督查责任人,凡对督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抓决策落实差的地区和部门,由第一督查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
  (二)督查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督查部门内部分工,责任明确,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三)督查保密制度。督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保密制度,严守保密纪律,做到不失密,不泄密。
  (四)督查通报制度。对不积极配合政务督查工作和不能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督查任务的承办单位,要不定期在全盟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六章 督查队伍网络建设

  第十八条 旗、区政府督查机构,要在办公厅(室)内设置,并强化人员配置。
  第十九条 各级政府督查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经政府或办公厅(室)批准,选聘一些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敢于反映和处理问题的同志担任专职督查员或兼职督查员。
  第二十条 各级政府督查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口头和文字综合能力,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公道正派,作风扎实。从事督查工作的人员要主动参加督查部门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二十一条 各级政府督查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督查纪律,正确行使督查职权;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禁弄虚作假。
  第二十二条 各级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纵向横向督查网络建设,发挥网络作用,保持网络间联系。重要的督查活动,可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下级政府督查部门参加。上级政府督查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政府督查部门的业务联系和指导。行署督查室对全盟政府政务督查网络负有指导、协调的职责。

  第七章 组织领导

  第二十三条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督查工作,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要求,加强督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督查部门的作用,支持督查人员的工作。督查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向本级领导反映情况,并积极争取本级领导的支持。
  第二十四条 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要把督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定期研究督查工作。对督查过程中落实难度较大的问题,各级领导要及时听取汇报,并予以协调解决。
  第二十五条 各级政府要不断改善督查部门的办公条件和设备。督查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列席同级常务会和政府研究部署工作的重要会议,领导同志深入基层督查调研、现场办公时要安排督查部门的人员参加。
  第二十六条 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督查人员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督查工作。

  第八章 工作考核

  第二十七条 对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开发区、示范区管委会,要加强督查业务考核,行署督查室要按照《政务督查工作考评办法》(附后)综合考评排序,并将考评结果抄送盟委组织部干部实绩考核科和盟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加大督查工作在实绩目标考核中的作用。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由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督查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以前印发的有关督查工作的文件、办法与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第三十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政务督查工作考评办法


  政务督查工作考评办法



  为扎实有效推动行署各项决策、工作部署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提高督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调动各地区、各部门抓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政令畅通,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评范围
  各旗人民政府,行署各委、办、局,开发区、示范区的督查工作。
  二、考评内容和计分标准
  (一)重要决策和主要工作的落实情况;
  对重要决策和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等专项督查部署落实情况按要求反馈情况的,每一项加5分。
  (二)行署常务会议、盟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和行署领导现场办公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对各项决定事项落实及按要求反馈情况的,每一项加5分。
  (三)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按要求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每件加3分。代表、委员对答复意见满意的每件另加2分。
  (四)承办督办事项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
  对督办事项落实及办理、反馈情况的,每一项加2分。被行署采纳或有签批意见的另加3分。
  对行署领导批示及时落实并反馈情况的,每一项加2分。有签批意见的另加3分。
  (五)信息材料报送情况;
  各旗区每年《督查专报》报送不少于30期,行署各委、办、局和直属单位每年不少于15期,每一期加2分。对抓工作落实的措施、经验、存在的问题、意见或建议等能及时总结并高质量反馈的每件加5分,被《阿拉善政务督查》采用的每件另加5分。对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制约部门工作开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督查调研并反馈的每件加5分,被《阿拉善政务督查》采用的每件另加5分。
  (六)自身建设。(此项只针对各旗区的督查工作)
  1、领导重视情况。要求被考核单位领导注重督促落实、率先垂范,积极为督查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授予必要的组织、协调和联络的权力,安排督查人员参加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参与有关活动,每一项加5分。
  2、督查网络建设情况。要求被考核单位有督查负责人、工作人员,督查人员无缺位,工作得力;本单位的督查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正常开展每一项加5分。
  3、制度建设情况。要求督查工作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分管督查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承担督查工作的人员责任明确、职责到位、制度落实,政令畅通,每一项加5分。
  4、具体工作情况。要求督查工作的方法、手段切实可行,并有创新,建立一个上下沟通、运转有序、优质高效的督查工作网络和督查工作机制,促进本地区督查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项加5分。
  三、考核程序
  每年6月底以前,被考核单位向行署督查室报告半年自查情况;每年12月底以前,报告全年自查情况。
  行署督查室负责对被考核单位督查工作自查报告进行复核,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当年7月向全盟通报年中考核结果,次年2月向全盟通报全年考核结果并兑现奖惩。
  四、考核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实反映被考核单位督查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落实情况,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客观、准确。
  五、奖惩
  (一)将督查工作的考核情况作为被考核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评的依据之一。
  (二)对于被考核单位在督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行署办公厅将按一定的比例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在工作中不按要求办理的,其行政主要负责人要向盟长办公会议说明情况;对于工作中敷衍推诿、不负责任、严重滞后,完不成任务,造成工作损失的,对该部门或单位以及有关责任人予以效能问责和通报批评。
  本考核办法由行署办公厅督查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正式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改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报表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修改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报表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各外汇指定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为进一步适应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现决定对“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快)报”做进一步补充修改,详细说明如下:
一、报表报送渠道、时间及方式
1.报送渠道: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各外汇指定银行(含外资银行,以下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负责汇总本行及辖内分支行的统计数据(以行政区域划分),报送当地外汇管理局。在京的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将其总行营业部(或国际业务部)的统计数据直接报
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设在京外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将其总行营业部(或国际业务部)的数据报送当地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汇管理局将辖内(含计划单列市)各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汇总一并上报总局国际收支司。计划单列市分局将统计报表报送所
属省局,由省局汇总上报,同时抄报总局。
2.报表报送时间及方式:各地外汇管理局汇总辖内数据后,“旬报”(见附表七)于旬后5日内,“月报”(见附表五、附表六)于月后8日内以传真(只传项目代号及当期发生数)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月报在传真发出当日再以书面形式报送(见附表一、二、三、四)
“旬报”只报传真表,不报书面报表。
“月报”书面报表分为两种表式。一是如附表一、附表二所示,为辖内收入、支出汇总表;二是如附表三、附表四所示,为辖内各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明细表。各地分局根据本地区外汇指定银行的数量,确定明细表栏目的多少。
总局国际收支司传真电话:(01)491.0063、491.0064
联系电话:(01)491.0061、491.1760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汇宾大厦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邮编:100101
联系人:侯莲芳、金梅
二、报表增加修改内容如下:
1.贸易收支项
贸易收入、贸易支出大项中将“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单独列明统计。
2.非贸易收支项
非贸易收入、非贸易支出大项中增设其中项“外商投资企业”。细项增加“国内居民外汇”、“政府机构交往”、“外国驻华商务机构”三个细项。非贸易收入还增加,“土地批租”细项。原“利润、利息”细项下增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子项。
3.资本收支大项中各细项均将“外商投资企业”单列。资本支出项目中增加“偿还国内外汇贷款”、“外商投资企业资本汇出”两个细项。
4.外汇交易买入、卖出大项中,“银行间市场买入”和“银行间市场卖出”分别增加“代理”子项。
5.本期末现汇帐户余额大项中分设“国内机构”、“外商投资企业”、“个人外汇”和“其他”四个细项目。
6.“贸易收入”指标含义改动。出口“贸易收入”项目中对外退赔外汇的支出和出口项下的佣金、运保费、从属费支出作冲减贸易收入统计。
三、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新修改的报表为:
1.表名:“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旬)报”(分月报书面报表“收入部分”、“支出部分”,月报传真报表“收入部分”、“支出部分”及旬报传真报表见附表一、二、五、六、七)。表号:汇国统1表。
2.表名:“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报明细表”(分“收入部分”和“支出部分”见附表三、四)。表号:汇国统2表。
修改后的报表,“月报”从报送1995年1月份的统计报表开始执行,“旬报”从报送1995年2月上旬的统计报表开始执行。
四、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局接此文后,即布置转发辖内各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省以下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向其上级行报送该表的同时抄报同级外汇管理局。为了便于统计部门及时掌握折算率变动情况,若遇折算率调整,请各
分局及时转告各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特此通知。

附件: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旬)报指标说明
一、100“结汇收入”:境内机构(指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含外商投资企业,下同)及个人按规定将取得的外汇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含外资银行,下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收入。既包括直接结汇部分,也包括从现汇帐户中转出后结汇部分。其主要项目有:


1.101“贸易收入”:包括出口或转口货物及其他贸易行为收入的外汇;境外贷款项下国际招标中标收入的外汇;加工装配收入(指来料、来件、来样加工装配的工缴费收入和补偿贸易的外汇手续费收入)的外汇;海关监管下境内经营免税商品货款收入的外汇。出口商品按到岸价
格成交的货款中运费、保险费的收入和出口商品发生的退汇性质的支出等,均应从出口收汇中冲减剔除。该项目下设“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两个子项。
(1)10101“国内企业”指境内各类国内投资经营的对外贸易公司及经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事业单位等(包括外贸、工贸进出口公司、联营公司、地方性外贸公司)经营的出口和代理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以及其他在上述“贸易收入”项下收入的外汇。下设001“加工
装配”子项。
(2)10102“外商投资企业”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商独资企业(以下同)经营的出口和代理出口商品的外汇收入,以及其他在上述“贸易收入”项下收入的外汇。下设002“加工装配”子项。
2.“非贸易收入”:包括交通运输及港口、邮电、旅游、广告、咨询、展览、寄售、维修等行业及各类代理业务提供商品或服务收入的外汇;行政、司法机关收入的各项外汇规费、罚没款;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的外汇;境外
投资企业汇回的利润、股息、利息等;对外经援项下收回的外汇和由于境外资产所取得的外汇收入;保险机构受理外汇保险所得外汇收入;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的收入;国外捐赠、资助及援助收入的外汇;劳务承包收入的外汇;出售、出租房地产和其他资产收入的外汇;外国驻华使领馆
、国际组织,外国商社、金融、新闻等其他境外法人驻华机构的外汇收入;经营免税商品利润的收入以及其他非贸易外汇收入。该项目下10200“外商投资企业”的非贸易外汇收入单列。其他非外商投资企业的非贸易外汇收入设以下子项:
(1)10201“运输及港口”(包括各种运输方式及各类港口)指运输部门对外提供的运输业务收入及我国海、空港对外国运输工具提供港口使用、设备维修和供应的油、水等物资收入的外汇。
(2)10202“劳务及承包工程”指经营境外承包工程,向境外提供劳务、技术合作及其他服务业务的公司办理结汇的外汇收入。
(3)10203“国内居民外汇”指国内居民和侨民通过银行或其他方式调回存放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遗产、房地产、股票、股息、存款和利息,工伤赔偿金、交通意外事故赔偿金、抚恤金及侨民等的个人外汇收入。
(4)10204“土地批租”指境内机构经国家批准批租土地所收入的结售给银行的外汇。
(5)10205“利润、利息”指各外汇指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的利润、利息等外汇收入。下设003“银行”(含外资银行)和004“非银行金融机构”子项。
(6)10206“政府机构交往”指驻我国的外国使领馆、代表团、国际组织及我国驻外政府机构汇入的外汇收入向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结汇的外汇收入。
(7)10207“外国驻华商务机构”指驻我国的外国商社、金融、新闻等非政府机构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结汇收入的外汇。
(8)10209“其他非贸易收入”指上述非贸易收入以外的其他非贸易收入。
3.103“资本收入”包括外汇借款(含以各种形式从境内外借入的外汇资金),发行外币债券、股票收入;经批准专项用于偿还境内外外债的外汇收入;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外汇;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的外汇收入。该项目下设以下子项:
(1)10301“境外借款”指以各种形式从境外借入的外汇资金。其中005“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2)10302“出售有价证券”指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券、股票等所取得的外汇收入。其中006“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3)10303“外商投资”指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外汇收入。
(4)10304“其他资本收入”指上述资本收入以外的其他资本收入。
4.104“其他收入”指不属于上述归类的外汇收入。
5.300“外汇交易买入”指各外汇指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从:
(1)301银行间市场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买入的外汇。其中007“代理”指代理其他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入单列。
(2)302总分行间买入的外汇。
(3)303其他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买入的外汇。
二、200“售汇支出”指各外汇指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按规定向境内机构及个人兑付外汇的支出。其主要项目有:
1.201“贸易支出”包括实行进口配额管理或特定产品进口管理的货物进口,实行自动登记制的货物进口和其他符合国家进口管理规定的货物进口及上述进口项下的预付款、开证保证金、尾款、运保费和从属费;进料加工生产复出商品的进口;转口贸易项下发生的对外支付;从保
税区、保税库购买商品以及购买国外入境展品的用汇;进口对外索赔收入及退回的进口外汇保证金,统计时应冲减进口付汇。该项目下设“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个子项:
(1)20101“国内企业”指各类对外贸易公司及经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事业单位等(包括外贸、工贸进出口公司、联营公司、地方性外贸公司)经营的进口和代理进口商品的外汇支出,以及其他上述“贸易支出”项下的外汇支出。
(2)20102“外商投资企业”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进口和代理进口商品的外汇支出,以及其他上述“贸易支出”项下的外汇支出。
2.202“非贸易支出”:包括民航、海运、铁道部门、邮电部门的外汇支出;境外承包工程所需的投标保证金、履约金及垫付工程款;在境外举办展览、招商、培训及拍摄影视片等用汇;对外宣传费、对外援助费、对外捐赠外汇、国际组织会费、参加国际会议的注册费、报名费;
缴纳国际组织会费、在境外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的开办费和经费;国家教委国外考试协调中心支付境外的考试费;个人的非经营性非贸易用汇;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外国商社等境外法人或自然人驻华机构的合法人民币收入要求汇出境外时的兑付;专利权、著作权、商标、计算机
软件等无形资产的进口支付;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出境时未用完人民币兑回外汇的支出;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汇出的利润以及其他非贸易外汇支出。该项下20206“外商投资企业”的非贸易外汇支出单列。
该项:其他非外商投资企业的非贸易支出设以下子项。
(1)20201“运输及港口”指民航、海运、铁道部门(机构)支付境外国际联运费、设备维修费、站场港口使用费、燃料供应费、非融资性租赁费和其他服务费用及支付国际营运人员伙食、津贴补助费等。
(2)20202“劳务及承包工程”指境外承包工程所需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及垫付工程款项的外汇支出。
(3)20203“国内居民外汇”指国内居民和侨民的临时性赡家汇款和去国外的旅杂费、退职金、退休金、移居出境汇款和一切其他私人外汇支出。
(4)20204“政府机构交往”指我国政府机构代表团、参观团、友好城市访问团和出席国际会议、参加国际活动等出国人员的差旅费和我国政府聘请外国专家的外汇支出及我国政府缴纳的国际组织会费、股金等;驻我国的外国政府机构、使领馆、代表团、国际组织等将合法收入
的人民币兑成外汇汇出境外的外汇支出。
(5)20205“外国驻华商务机构”指驻我国的外国商社、金融、新闻等非政府机构将合法收入的人民币兑成外汇汇出境外的外汇支出。
(6)20207“其他非贸易支出”指除上述非贸易支出以外的其他非贸易支出。
3.203“资本支出”包括偿还境内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本息、费用的兑付;经批准以外币支付的股息的兑付;偿还直接外债和外汇(转)贷款本息、费用和外汇支付;境外投资资金的汇出;外汇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经批准需以外汇投入的注册资本金的外汇支付。该项目下设以
下子项:
(1)20301“偿还境外借款”指境内机构偿还外债和外汇贷款本息、费用的外汇支付。其中001“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2)20302“偿还国内外汇贷款”指境内机构偿还境内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营外汇贷款的本息、费用的外汇支付;其中002“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3)20303“购买有价证券”指境内机构购买外汇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外汇支付;其中003“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4)20304“境外投资”指境内机构向境外投资资金的汇出。其中004“外商投资企业”单列。
(5)20305“外商投资企业资本汇出”指外商投资企业合同期满或合同中止清盘后将投资资本汇出境外。
(6)20306“其他资本支出”指除上述资本支出以外的其他资本支出。
4.204“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上述归类的外汇支出。
5.400“外汇交易卖出”指各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向:
(1)401银行间市场卖出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卖出的外汇。其中设005“代理”指代理其他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卖出的外汇。
(2)402总分行间卖出的外汇。
(3)403其他外汇指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卖出的外汇。
三、表外项目
1.600“本期现汇总收入”指境内各外汇指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本期内收到的从境外汇给境内机构的全部现汇外汇总额。(包括居民个人汇入款,剔除总分行间调拨)如有代收情况发生,以境外汇入的第一客户为准作统计。
2.601“本期现汇总支出”指境内机构通过各外汇指定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在本期汇往境外的全部现汇外汇总额。(包括居民个人汇出款、剔除总分行间调拨)。如有代付情况发生,以最后汇往境外的客户为准作统计。
3.602“本期末现汇帐户余额”指各外汇指定银行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至本期末各类现汇帐户上的余额,即1994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外汇帐户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符合开户要求的外汇帐户上的余额数,包括保证金和居民个人外汇存款。下设三个子项:
(1)60201“国内机构”指境内除“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对公单位在现汇帐户上的余额数。
(2)60202“外商投资企业”指外商投资企业的现汇帐户上的余额数。
(3)60203“个人外汇”指境内居民的外汇存款,包括各种现钞和外汇存款。
(4)60204“其他”指除上述现汇帐户余额以外的其他现汇帐户余额。
4.700“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收入”、701“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支出”指用中央银行的人民币资金办理的结售汇额。包括各种留成额度配汇支付;经国务院批准的以1993年底牌价买汇的专项技术改造外汇;1993年中央外汇进口计划内结转用汇及经总局批
准的中央下拨外汇等。根据(94)汇综函字第208号文件规定,这部分外汇只由中国银行办理,对应其“921”、“920”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上述外汇的收、支额分别统计在“700”、“701”统计项目中。
5.702“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结存余额”即中国银行“921”、“920”国家外汇买卖会计科目中余额数的贷方、借方轧差数(正数表示贷方余额即收入大于支出,负数表示借方余额,即支出大于收入)。
四、几点说明
1.本表中表内项目收入数全部为结汇数。
2.若有套汇发生,应从统计中剔除。
3.月报纵栏中的“602本期末现汇帐户余额”和“702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结存余额”为时点数,不做累计。
4.本报表要求保留整数,不足整数部分待累计到整数后再报。
5.本报表中除表外项目,均是在“系统外汇买卖”科目中结售汇的发生额。“系统外汇买卖”科目指凡各行代总行办理的外汇买卖用此科目核算,买入外汇时,外汇金额贷记此科目,人民币金额借记此科目;卖出外汇时,外币金额借记此科目,人民币金额贷记此科目,报表中本期1
00与300之和为本期此科目中贷方发生额,报表中本期200与400之和为本期此科目中借方发生额。
6.报表中的平衡关系:
(1)100=101+102+103+104
(2)101=10101+10102
(3)102=10201+10202+10203+10204+10205
+10206+10207+10208
(4)103=10301+10302+10303+10304
(5)300=301+302+303
(6)200=201+202+203+204
(7)201=20101+20102
(8)202=20201+20202+20203+20204+20205+20206
(9)203=20301+20302+20303+20304+20305+20306
(10)400=401+402+403
(11)602=60201+60202+60203+60204

附表一: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报(收入部分)

填报单位: 表 号:汇国统1表
制表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
填报日期: 年 月 文 号:(95)汇国函字第20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金额单位:万美元 批准文号:国统字(1995)20号
-----------------------------------------
| 代 号| 项 目 |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 计|
|-----|-------------------------|---|---|
| 100|结汇收入合计 | | |
|-----|-------------------------|---|---|
| 101| 贸易收入 | | |
|-----|-------------------------|---|---|
|10101| 1.国内企业 | | |
|-----|-------------------------|---|---|
|(001)| 其中:加工装配 | | |
|-----|-------------------------|---|---|
|10102| 2.外商投资企业 | | |
|-----|-------------------------|---|---|
|(002)| 其中:加工装配 | | |
|-----|-------------------------|---|---|
| 102| 非贸易收入 | | |
|-----|-------------------------|---|---|
|(003)|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10201| 1.运输及港口 | | |
|-----|-------------------------|---|---|
|10202| 2.劳务及承包工程 | | |
|-----|-------------------------|---|---|
|10203| 3.国内居民外汇 | | |
|-----|-------------------------|---|---|
|10204| 4.土地批租 | | |
|-----|-------------------------|---|---|
|10205| 5.利润、利息 | | |
|-----|-------------------------|---|---|
|(004)| 其中:银行 | | |
|-----|-------------------------|---|---|
|(005)| 非银行金融机构 | | |
|-----|-------------------------|---|---|
|10206| 6.政府机构交往 | | |
|-----|-------------------------|---|---|
|10207| 7.外国驻华商务机构 | | |
-----------------------------------------

-----------------------------------------
| 代 号| 项 目 |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 计|
|-----|-------------------------|---|---|
|10208| 8.其他非贸易收入 | | |
|-----|-------------------------|---|---|
| 103| 资本收入 | | |
|-----|-------------------------|---|---|
|10301| 1.境外借款 | | |
|-----|-------------------------|---|---|
|(006)|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10302| 2.出售有价证券 | | |
|-----|-------------------------|---|---|
|(007)|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10303| 3.外商投资 | | |
|-----|-------------------------|---|---|
|10304| 4.其他资本收入 | | |
|-----|-------------------------|---|---|
| 104| 其他收入 | | |
|-----|-------------------------|---|---|
| | | | |
|-----|-------------------------|---|---|
| | | | |
|-----|-------------------------|---|---|
| 300|外汇交易买入 | | |
|-----|-------------------------|---|---|
| 301| 1.银行间市场买入 | | |
|-----|-------------------------|---|---|
|(008)| 其中:代理 | | |
|-----|-------------------------|---|---|
| 302| 2.总分行间买入 | | |
|-----|-------------------------|---|---|
| 303| 3.银行及金融机构间买入 | | |
|-----|-------------------------|---|---|
| | |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 联系电话:

附表二: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报(支出部分)

填报单位: 表 号:汇国统1表
制表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
填报日期: 年 月 文 号:(95)汇国函字第20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金额单位:万美元 批准文号:国统字(1995)20号
-----------------------------------------
| 代 号| 项 目 |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 计|
|-----|-------------------------|---|---|
| 200|售汇支出合计 | | |
|-----|-------------------------|---|---|
| 201| 贸易支出 | | |
|-----|-------------------------|---|---|
|20101| 1.国内企业 | | |
|-----|-------------------------|---|---|
|20102| 2.外商投资企业 | | |
|-----|-------------------------|---|---|
| 202| 非贸易支出 | | |
|-----|-------------------------|---|---|
|(001)|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20201| 1.运输及港口 | | |
|-----|-------------------------|---|---|
|20202| 2.劳务及承包工程 | | |
|-----|-------------------------|---|---|
|20203| 3.国内居民外汇 | | |
|-----|-------------------------|---|---|
|20204| 4.政府机构交往 | | |
|-----|-------------------------|---|---|
|20205| 5.外国驻华商务机构 | | |
|-----|-------------------------|---|---|
|20206| 6.其他非贸易支出 | | |
-----------------------------------------

-----------------------------------------
| 203| 资本支出 | | |
|-----|-------------------------|---|---|
|20301| 1.偿还境外借款 | | |
|-----|-------------------------|---|---|
|(002)|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20302| 2.偿还国内外汇贷款 | | |
|-----|-------------------------|---|---|
|(003)|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20303| 3.购买有价证券 | | |
|-----|-------------------------|---|---|
|(004)|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20304| 4.境外投资 | | |
|-----|-------------------------|---|---|
| | | | |
-----------------------------------------

-----------------------------------------
| 代 号| 项 目 |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 计|
|-----|-------------------------|---|---|
|(005)|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20305| 5.外商投资企业资本汇出 | | |
|-----|-------------------------|---|---|
|20306| 6.其他资本支出 | | |
|-----|-------------------------|---|---|
| 204| 其他支出 | | |
|-----|-------------------------|---|---|
| | | | |
|-----|-------------------------|---|---|
| 400|外汇交易卖出 | | |
|-----|-------------------------|---|---|
| 401| 1.银行间市场卖出 | | |
|-----|-------------------------|---|---|
| 006| 其中:代理 | | |
|-----|-------------------------|---|---|
| 402| 2.总分行间卖出 | | |
|-----|-------------------------|---|---|
| 403| 3.银行及金融机构间卖出 | | |
|-----|-------------------------|---|---|
| | 表外项目 | | |
-----------------------------------------

-----------------------------------------
| 600|本期现汇总收入 | | |
|-----|-------------------------|---|---|
| 601|本期现汇总支出 | | |
|-----|-------------------------|---|---|
| 602|本期末现汇帐户余额 | | |
|-----|-------------------------|---|---|
|60201| 1.国内机构 | | |
|-----|-------------------------|---|---|
|60202| 2.外商投资企业 | | |
|-----|-------------------------|---|---|
|60203| 3.个人外汇 | | |
|-----|-------------------------|---|---|
|60204| 4.其他 | | |
|-----|-------------------------|---|---|
| 700|中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收入 | | |
|-----|-------------------------|---|---|
| 701|中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支出 | | |
|-----|-------------------------|---|---|
| 702|中行经营国家外汇帐户余额 |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 联系电话:

附表三: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报明细表(收入部分)一

填报单位: 表 号:汇国统2表
制表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
填报日期: 年 月 文 号:(95)汇国函字第20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金额单位:万美元 批准文号:国统字(1995)20号
-------------------------------------------------
| 代 号| 项 目 | 中国银行 | 工商银行 |
|-----|-------------------------|-------|-------|
| 100|结汇收入合计 |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
|-----|-------------------------|---|---|---|---|
| 101| 贸易收入 | | | | |
|-----|-------------------------|---|---|---|---|
|10101| 1.国内企业 | | | | |
|-----|-------------------------|---|---|---|---|
|(001)| 其中:加工装配 | | | | |
|-----|-------------------------|---|---|---|---|
|10102| 2.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002)| 其中:加工装配 | | | | |
|-----|-------------------------|---|---|---|---|
| 102| 非贸易收入 | | | | |
|-----|-------------------------|---|---|---|---|
|(003)|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10201| 1.运输及港口 | | | | |
|-----|-------------------------|---|---|---|---|
|10202| 2.劳务及承包工程 | | | | |
|-----|-------------------------|---|---|---|---|
|10203| 3.国内居民外汇 | | | | |
|-----|-------------------------|---|---|---|---|
|10204| 4.土地批租 | | | | |
|-----|-------------------------|---|---|---|---|
|10205| 5.利润、利息 | | | | |
|-----|-------------------------|---|---|---|---|
|(004)| 其中:银行 | | | | |
-------------------------------------------------

-------------------------
| 农业银行 | 建设银行 | 交通银行 |
|-------|-------|-------|
|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
|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 表
-------------------------------------------------
| 代 号| 项 目 | 中国银行 | 工商银行 |
|-----|-------------------------|-------|-------|
| |结汇收入合计 |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
|-----|-------------------------|---|---|---|---|
|(005)| 非银行金融机构 | | | | |
|-----|-------------------------|---|---|---|---|
|10206| 6.政府机构交往 | | | | |
|-----|-------------------------|---|---|---|---|
|10207| 7.外国驻华商务机构 | | | | |
|-----|-------------------------|---|---|---|---|
|10208| 8.其他非贸易收入 | | | | |
|-----|-------------------------|---|---|---|---|
| 103| 资本收入 | | | | |
|-----|-------------------------|---|---|---|---|
|10301| 1.境外借款 | | | | |
|-----|-------------------------|---|---|---|---|
|(006)|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10302| 2.出售有价证券 | | | | |
|-----|-------------------------|---|---|---|---|
|(007)|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
|10303| 3.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10304| 4.其他资本收入 | | | | |
|-----|-------------------------|---|---|---|---|
| 104| 其他收入 | | | | |
|-----|-------------------------|---|---|---|---|
| | | | | | |
|-----|-------------------------|---|---|---|---|
| 300|外汇交易买入 | | | | |
|-----|-------------------------|---|---|---|---|
| 301| 1.银行间市场买入 | | | | |
|-----|-------------------------|---|---|---|---|
|(008)| 其中:代理 | | | | |
|-----|-------------------------|---|---|---|---|
| 302| 2.总分行间买入 | | | | |
|-----|-------------------------|---|---|---|---|
| 303| 3.银行及金融机构间买入 | | | | |
-------------------------------------------------

-------------------------
| 农业银行 | 建设银行 | 交通银行 |
|-------|-------|-------|
|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
|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负责人: 复核: 制表: 联系电话:

附表三:银行结汇售汇统计月报明细表(收入部分)二

填报单位: 表 号:汇国统2表
制表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
填报日期: 年 月 文 号:(95)汇国函字第20号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金额单位:万美元 批准文号:国统字(1995)20号
-------------------------------------------------
| 代 号| 项 目 | 投资银行 | 银 行 |
|-----|-------------------------|-------|-------|
| 100|结汇收入合计 |本 月|本 年|本 月|本 年|
| | |发生数|累计数|发生数|累计数|
|-----|-------------------------|---|---|---|---|
| 101| 贸易收入 | | | | |
|-----|-------------------------|---|---|---|---|
|10101| 1.国内企业 | | | | |
|-----|-------------------------|---|---|---|---|
|(001)| 其中:加工装配 |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辽宁省防震减灾条例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辽宁省防震减灾条例

2011年3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省、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简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卫生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人员,在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防震减灾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承担。
  第五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应急救助知识的普及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第六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支持开发和推广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第二章 防震减灾规划

  第七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防震减灾规划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各级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做好防震减灾规划与其他各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统筹资源配置,确保防震减灾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第九条 防震减灾规划公布实施后,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地震、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做好防震减灾规划的实施工作,及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三章 地震监测和预报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第十一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级和本级防震减灾规划,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制定本级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 大型水库及江河堤防、油田及石油储备基地、核电站、高速铁路等重大建设工程和建筑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其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或者强震动监测设施的情况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对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给予技术指导。
  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做好监测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将监测信息及时上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标志,标明保护范围和要求。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
  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市、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将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的建设情况,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观测到与地震可能有关的异常现象和提出地震预测意见,均可以向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进行登记并出具接收凭证,及时组织调查核实。
  第十六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地震烈度速报系统,为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七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报意见,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发布。
  新闻媒体报道与地震预报有关的信息,应当以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传播地震谣言。因地震谣言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由其授权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予以澄清,其他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八条 抗震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除根据有关规定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的外,由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前款规定以外的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建设施工许可证后十日内,将抗震设防要求的采用情况报当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文体场馆、大型商业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第十九条 项目审批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项目管理内容。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不予批准或者核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铁路、交通、民航、水利、电力等其他专业工程的主管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工程初步设计或者设计文件的审查内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未经审查或者未通过审查的,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二)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工程;
  (三)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四)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文体场馆、大型商业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五)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设工程。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地震、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对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文体场馆、大型商业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抗震性能普查。
  第二十一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将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范围,制定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在建房时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物使用说明书中明确建筑物所采用的抗震设防要求,注明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等抗震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建筑物的抗震设施。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小区划、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等防震减灾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十四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住房和城乡建设、地震、教育等有关部门,利用城市广场、体育场馆、绿地、公园、学校操场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搞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统筹安排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等设备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文体场馆、大型商业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第二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倡公民自备应急救护器材,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排查和消除地震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第二十六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地震、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应当开展地震安全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示范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制定相应的考核验收标准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期预报、临震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作用。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对防震减灾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管理给予指导。

第五章 地震应急与救援

  第二十八条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本级人民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幼儿园、医院、大型文体场馆、大型商业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核电站、矿山、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报当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开展预案和应急演练的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第二十九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地震、医疗、交通运输、矿山、危险化学品等相关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抗震设防救灾能力。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三十条 政府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建民间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对志愿者队伍的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十一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地震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健全储备、调拨、配送、征用和监管体制,保障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供应。
  第三十二条 地震预报意见发布后,省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可以宣布有关区域进入临震应急期;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做好震情监测、重点单位的抗震防护、居民避震疏散、应急物资调配、地震应急知识和避险技能的宣传等应急防范和抗震救灾准备工作。
  第三十三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震灾害和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统一部署,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第三十四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救援队伍应当立即进入紧急待命状态,按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赶赴地震灾区实施救援。
  第三十五条 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地震震情和灾情信息,同时抄送上一级地震、民政、卫生等部门。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
  地震震情、灾情、抗震救灾等信息和海啸等次生灾害的信息实行归口管理,由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统一、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发布。

第六章 震后安置与重建

  第三十六条 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受灾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工作,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
  过渡性安置点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等加强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整治环境卫生,避免对土壤、水环境等造成污染。
  过渡性安置点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治安管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十七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地震、财政、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有关部门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结果按有关规定评审后,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第三十八条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震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破坏地震监测设施、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未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未依法履行职责以及制造、传播地震谣言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