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关于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03:48:52  浏览:80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应急发〔2007〕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升我国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部组织制定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二○○七年一月十六日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试行)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定义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

1.4.1 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具有临床表现相似性、发病人群聚集性、流行病学关联性、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特点。这类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发传染病)、中毒或其他未知因素引起的疾病。

1.4.2 分级

Ⅰ级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Ⅱ级 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Ⅲ级 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的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1.5 工作原则

1.5.1 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事发地的县级、市(地)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相应工作方案,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反应,并按事件发展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开展相应的医疗卫生应急、信息发布、宣传教育、科研攻关、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急物资与设备的调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导检查等工作。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特别重大级别以下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报请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1.5.2 及时报告的原则

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在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参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5.3 调查与控制并举的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现场处置,应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的不同阶段,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发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

1.5.4 分工合作、联防联控原则

各级业务机构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调查、处置实行区域联手、分工合作。在事件性质尚不明确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进行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收集有关证据,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医疗机构负责积极救治患者;有关部门(如农业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各司其职,积极配合有关业务机构开展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对于涉及跨区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要加强区域合作。一旦事件性质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1.5.5 信息互通、及时发布原则

各级业务机构对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置的相关信息应建立信息交换渠道。在调查处置过程中,发现属非本机构职能范围的,应及时将调查信息移交相应的责任机构;按规定权限,及时公布事件有关信息,并通过专家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防病知识,传达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应将调查结果相互通报。

2 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为了有效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卫生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成立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和本方案的规定,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地方应急指挥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1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重大决策。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确定。

2.1.2 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地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做出处置本行政区域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

2.1.3 专家组的组成和职责

专家组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免疫规划、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医学检验等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根据需要,在专家组中可分设专业组,如传染病防控组、中毒处置组、核与放射处置组、医疗救治组和预测预警组等。其主要职责是:

(1)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2)对确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原因和事件相应的级别提出建议;

(3)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

(4)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建议;

(5)承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 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的职责和分工

2.2.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病例(疫情)的诊断和报告,并开展临床救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上报所在辖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医疗机构应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采集等工作,落实医院内的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设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危重病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一旦有明确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医疗机构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好病例尤其是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

2.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进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同时要提出具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医学观察等),并指导相关单位加以落实。

2.2.3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3 监测与报告

3.1监测

3.1.1监测网络和体系

国家将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工作纳入全国疾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开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日常监测工作。上述机构应及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不明原因疾病的苗头。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结合实际,建立由省、市、县(市、区)级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村卫生室组成的监测网络,积极开展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

3.1.2 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各种已有的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早期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对上报的有相似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资料进行汇总,及时分析不明原因疾病的分布、关联性、聚集性及发展趋势,寻找和发现异常情况。

在现有监测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扩大监测的内容和方式,如缺勤报告监测、社区监测、药店监测、电话咨询监测、症状监测等,以互相印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

(2)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诊不明原因疾病患者,具有相似临床症状,并在发病时间、地点、人群上有关联性的要及时报告。

3.2 报告

3.2.1责任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2.2 报告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责任报告单位,在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后,要详细询问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并按事件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过程,收集相关信息,做好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1)初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发生时间、涉及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2)进程报告。

应报告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重大及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至少应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3)结案报告。

事件终止应有结案报告,凡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结束后,均应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结案报告的具体内容应包括整个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事件接报情况、事件概况、背景资料(包括事件发生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等一般情况)、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病因假设及验证、讨论、结论和建议等。

3.2.3 报告时限与程序

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核实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要求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执行。

3.2.4 通报制度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将疫情及时通报相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4 专家会商与指挥决策

4.1专家会商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并核实后,迅速组织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赴事发地现场会商。专家会商的主要内容是:在查看病例及其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核实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内容,重点讨论报告病例是否属不明原因疾病(病例的临床表现与报告情况是否相符、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方法是否适当);病例之间是否有关联性,事件的危害性。

经专家会商后应撰写会商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病情进展及临床治疗情况;

(2)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监测病例的定义;

(3)病人救治方案,治愈与出院标准;

(4)事件的初步判断,包括事件的性质、可能的病因、传播(污染)途径、潜伏期及趋势分析;

(5)对控制措施和事件分级的建议,疫点、疫区的划定。

首次会商会后,要根据病例病情进展情况及病因调查情况,不定期召开专家会商会,以及时调整病例定义和工作方案。

4.2 指挥决策

(1)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专家会商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拟定《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下发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实施。

(2)总结分析。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分析事件的发展动向、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3)下达指令。根据工作组例会分析情况和上级指示,及时以公文等形式下达相关指令,并督办落实。

(4)社会动员。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同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5)舆论引导。适时公布事件相关信息。加强媒体监测,收集与事件相关的报道及网络上的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6)资源调度。根据事件处置工作需要,及时调集技术力量、应急物资和资金。

5 现场调查与病因分析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首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尽快组织力量开展调查,分析,查找病因。

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不明,应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在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若怀疑为中毒事件时,在采取适当救治措施的同时,要尽快查明中毒原因。查清中毒原因后,给予特异、针对性的治疗,并注意保护高危人群。

若病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或即使初步查明了病原,但无法于短期内找到有效控制措施的,应以查明的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性病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5.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核实与判断

5.1.1 核实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专业人员(包括流行病学或卫生学、临床、检验等专业人员)对不明原因疾病进行初步核实,核实内容主要包括:

(1)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

(2)发病经过和特点:发病数、死亡数及三间分布等;

(3)样本采集种类、方式、时间及保存、运输方法等;

(4)实验室检测方法、仪器、试剂、质控和结果;

(5)危及人群的范围和大小;

(6)不明原因疾病性质的初步判断及其依据;

(7)目前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8)目前的防治需求。

5.1.2 判断

根据核实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否存在,若确认疫情存在,应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性质、规模、种类、严重程度、高危人群、发展阶段和趋势进行初步判断,并制定初步的调查方案和控制措施。

5.2 病例调查及分析

5.2.1 病例搜索

根据病例定义的内容,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搜索类似病例并开展个案调查、入户调查和社区调查。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统一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表参照附录2~4。

5.2.2 初步分析

统计病例的发病数、死亡数、病死率、病程等指标,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特征,进行关联性分析。

5.3 提出病因假设

5.3.1 从临床、流行病学基本资料入手,寻找病因线索

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情况、严重程度、病程变化,先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然后逐步细化。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治疗及转归和初步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判定疾病主要影响的器官、病原种类,影响流行的环节等,做出初步诊断。

分析思路: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再考虑少见病、罕见病,最后考虑新出现的疾病。如果初步判定是化学中毒,首先考虑常见的毒物,再考虑少见毒物(见附录5)。

(1)根据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以及基本的流行病学调查(个人史、家族史、职业暴露史等),初步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如果为感染性疾病,需考虑是否具有传染性。

若判定为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效果,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根据临床主要特征提出病因假设(见附表1)。

(2)如考虑为非感染性疾病,需先判定是否中毒,再考虑是否心因性、过敏性、放射性(辐射)或其他的原因引起的疾病。

①结合进食史、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中毒,以及可能引起的中毒物(见附表2)。

②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周围人群特征等,判定是否心因性疾病。

③结合进食史、用药史、生活或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是过敏性疾病(如药物疹等)。

④结合生活或职业暴露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过程等,判定是否辐射病。

5.3.2 从流行病学特征入手,建立病因假设

(1)掌握背景资料:现场环境、当地生活习惯、方式、嗜好、当地动物发病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因素。

(2)归纳疾病分布特征,形成病因假设:通过三间分布,提出病因假设,包括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传播方式(或载体)、高危人群等。

提出可能的病因假设,可以不止1个假设,适宜的病因假设包括导致暴发、流行的疾病、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高危人群,提出病因假设后,在验证假设的同时,应尽快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4 验证病因

5.4.1流行病学病因验证:根据病因假设,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假设验证。在进行病因推断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根据患者暴露在可疑因素中的时间关系,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联系的时间先后顺序。

(2)如果可疑因素可按剂量进行分级,了解该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某种暴露因素的数量间的关系。

(3)根据疾病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疾病病因分布与疾病的地区、时间分布关系。

(4)观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判定暴露因素与疾病可重复性联系。

(5)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合理地解释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6)观察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判定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或其他关系。

(7)观察可疑致病因素的变化(增加、减少或去除)和疾病发生率变化(升高或下降)关系,进一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5.4.2实验室证据:收集样本(血、咽拭子、痰、大便、尿、脑脊液、尸解组织等),通过实验室检测验证假设。

5.4.3干预(控制)措施效果评价:针对病原学病因假设进行临床试验性治疗;根据流行病学病因假设,提出初步的控制措施,包括消除传染源或污染源、减少暴露或防止进一步暴露、保护易感或高危人群。通过对所采取的初步干预(控制)措施的效果评价也可验证病因假设,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5.4.4如果通过验证假设无法成立,则必须重新考虑或修订假设,根据新的线索制定新的方案,有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验证,方能找到明确原因。

5.5 判断和预测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目前所处阶段、影响范围、病人救治和干预(控制)措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对病人的预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6 现场控制措施

应急处置中的预防控制措施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染源或危害源、传播或危害途径以及疾病的特征来确定。不明原因疾病的诊断需要在调查过程中逐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因此,在采取控制措施上,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决定应该采取的控制策略和措施,并随着调查的深入,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控制策略与措施,遵循边控制、边调查、边完善的原则,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不明原因疾病的危害。

6.1无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积极救治病人,减少死亡(详见附录6)。

(2)对共同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一旦发现符合本次事件病例定义的病人,立即开展临床救治。

(3)移除可疑致病源。如怀疑为食物中毒,应立即封存可疑食物和制作原料,职业中毒应立即关闭作业场所,怀疑为过敏性、放射性的,应立即采取措施移除或隔开可疑的过敏原、放射源。

(4)尽快疏散可能继续受致病源威胁的群众。

(5)在对易感者采取有针对性保护措施时,应优先考虑高危人群。

(6)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

6.2有传染性的不明原因疾病

(1)现场处置人员进入疫区时,应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

(2)隔离治疗患者。根据疾病的分类,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重症病人立即就地治疗,症状好转后转送隔离医院。病人在转运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治疗前注意采集有关标本。出院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等多方面的专家共同制定,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方可出院。

(3)如果有暴发或者扩散的可能,符合封锁标准的,要向当地政府提出封锁建议,封锁的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确定。发生在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如有必要应建议停课、停工、停业。

(4)对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潜伏期和最后接触日期决定。

(5)严格实施消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处理人、畜尸体,并按照《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开展尸检并采集相关样本。

(6)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疫区内重点部位要开展经常性消毒。

(7)疫区内家禽、家畜应实行圈养。如有必要,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对可能染疫的野生动物、家禽家畜进行控制或捕杀。

(8)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群防群治。

(9)现场处理结束时要对疫源地进行终末消毒,妥善处理医疗废物和临时隔离点的物品。

根据对控制措施效果评价,以及疾病原因的进一步调查结果,及时改进、补充和完善各项控制措施。一旦明确病因,即按照相关疾病的处置规范开展工作,暂时无规范的,应尽快组织人员制定。

7 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7.1 感染性疾病标本:标本采集应依据疾病的不同进程,进行多部位、多频次采集标本,对病死患者要求进行尸体解剖。所有的标本采集工作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标本采集及运输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生物安全规定进行(见附表3)。

7.1.1 标本种类

(1)血标本。

①血清:需采集多份血清标本。至少于急性期(发病7天内或发现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中期(发病后第10~14天)、恢复期(发病后22~50天)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6 ml,分离后的血清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血清管中,如需要可收集血块标本。

②抗凝血:于急性期(发病3天内或发现时、最好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10 ml全血,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试管中,抗凝剂不能够使用肝素,推荐使用枸橼酸盐。

③其它血标本:根据实验室检测的需要可以采集其它血标本,如血涂片等。

(2)呼吸道标本。

①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痰液。

②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胸水、肺组织活检标本。

呼吸道标本应于发病早期即开始采集,根据病程决定采集的频次,采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3)消化道标本。

包括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和肛拭子,应于发病早期即开始采集,根据病程决定采集的频次,采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4)尿液。

尿液采集中段尿,一般于发病早期采集,根据疾病的发展也可以进行多次采集,采集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取尿液或者沉淀物进行检测。

(5)其它人体标本。

包括脑脊液、疱疹液、淋巴结穿刺液、溃破组织、皮肤焦痂等。采集好的标本分装于3个螺口塑料试管中。

(6)尸体解剖。

对所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死亡病例都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出面积极争取尸体解剖,尽可能采集死亡病例的所有组织器官,如果无法采集所有组织,则应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采集与疾病有关的重点组织器官标本(如肺、肝穿刺),以助病因诊断和临床救治。

对于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尸解时应根据可能的传播途径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做病原学研究的组织标本采集得越早越好,疑似病毒性疾病的标本采集时间最好不超过死后6小时,疑似细菌性疾病不超过6小时,病理检查的标本不超过24小时。如果采样的时间和条件合适,应同种组织每一部位至少采集3份标本,1份用于病原学研究(无菌采集),1份用于病理学研究(固定于福尔马林中),1份用于电镜检查(固定于电镜标本保存液中)。重要的组织器官应多部位同时采集标本。

(7)媒介和动物标本。

在调查中如果怀疑所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是虫媒传染病或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应同时采集相关媒介和动物标本。

7.1.2 标本保存

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用于病毒等病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用于细菌等病原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一般4℃保存,检测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标本需要特殊条件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7.1.3 标本运送

群体性不明原因标本的运送要严格做到生物安全。依据病因分析的病原体分类,如果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应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7.2 非感染性疾病

7.2.1 食物中毒

在用药前采集病人的血液、尿液、呕吐物、粪便,以及剩余食物、食物原料、餐具、死者的胃、肠内容物等。尸体解剖:重点采集肝、胃、肠、肾、心等。

7.2.2 职业中毒

采集中毒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标本。尸体解剖:采集标本应根据毒物入侵途径和主要受损部位等,采集血液、肝、肾、骨等。

7.3 实验室检测

(1)感染性疾病:一般进行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病原分离、形态学检测等检测项目,依据病原体的特殊性可以开展一些特殊的检测项目。

(2)非感染性疾病:依据病因分析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检测项目。

8 防护措施

8.1 防护原则

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早期,需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别有无传染性、确定危害程度和范围等,对可能的原因进行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原因尚难判断的情况,应该由现场的疾控专家根据其可能的危害水平,决定防护等级。

一般来说,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处置初期,如危害因素不明或其浓度、存在方式不详,应按照类似事件最严重性质的要求进行防护。防护服应为衣裤连体,具有高效的液体阻隔(防化学物)性能、过滤效率高、防静电性能好等。一旦明确病原学,应按相应的防护级别进行防护。

8.2 防护服的分类

防护服由上衣、裤、帽等组成,按其防护性能可分为四级:

(1)A级防护:能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保护。

(2)B级防护:适用于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或蒸汽)或其他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时。

(3)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4)D级防护:适用于现场支持性作业人员。

8.2.1 疑似传染病疫情现场和患者救治中的应急处置防护

(1)配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要求的防护服,且应满足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隔离效率,符合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阻燃性等方面的要求。

(2)配备达到N95标准的口罩。

(3)工作中可能接触各种危害因素的现场调查处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医院传染科医护人员等,必须采取眼部保护措施,戴防护眼镜,双层橡胶手套,防护鞋靴。

8.2.2 疑似放射性尘埃导致疾病的应急处置防护

多数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即可,也可选用其他防护服。防护服应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的隔离效率,表面光滑、皱褶少,具有较高的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和阻燃性。根据放射性污染源的种类和存在方式以及污染浓度,对各种防护服的防护参数有不同的具体要求。此类防护服要求帽子、上衣和裤子联体,袖口和裤脚口应采用弹性收口。

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现场存在气割等产生的有害光线时,工作人员应配备相应功能的防护眼镜或面盾。

8.2.3 疑似化学物泄漏和中毒导致疾病的应急处置防护

根据可能的毒源类型和环境状况,选用不同的防护装备。化学物泄露和化学中毒事件将现场分成热区、温区或冷区。不同区域所需的防护各异,一个区域内使用的防护服不适合在另一区域内使用。在对生命及健康可能有即刻危险的环境(即在30分钟内可对人体产生不可修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区域)以及到发生化学事故的中心地带参加救援的人员(或其他进入此区域的人员),均需按A级(窒息性或刺激性气态毒物等)或B级(非挥发性有毒固体或液体)防护要求。

9 事件终止及评估

9.1 应急反应的终止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

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全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特别重大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9.2事后评估

9.2.1 评估资料的收集

首先要有完善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调查的程序和完整的工作记录,并及时将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包括:报告记录;应急处置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单位名单;调查处理方案;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等。

9.2.2 评估的内容

应急处置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概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和社会心理评估等,总结经验、发现调查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以后类似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为指导其他地区开展类似防制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10 保障

10.1 技术保障

10.1.1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家组,成员由流行病学、传染病、呼吸道疾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病原学检验和媒介生物学、行政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10.1.2 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应建立相应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医疗卫生队伍,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10.1.3 医疗救治网络

针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别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指定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医疗救治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10.2 后勤保障

10.2.1 物资储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医药器械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和设施。

10.2.2 经费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合理安排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所需资金,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不分页显示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和田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和行发〔2008〕71号


关于印发和田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驻和有关单位:
《和田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已经行署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五月六日


和田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自治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7〕63号),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试行)。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所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家庭(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多方筹资,以住院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条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地级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地区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其所属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等经办工作。
第四条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低水平、广覆盖、保住院、保门诊大病;筹资和保障水平与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个人和家庭缴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中央、自治区、地区、县(市)分级财政负担,城镇居民自愿缴费参保;
(四)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第二章 参保范围和筹资标准

第五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和对象:具有本地区城镇户籍、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含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学生,下同)、学龄前儿童和其它非从业城镇居民、长期随父母在城市上学、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未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六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
(一)筹资水平。按照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年筹资水平按:少年儿童、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年筹资60元,其他城镇居民年筹资160元确定。
(二)缴费标准:
1、少年儿童、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参保每人每年个人缴费20元,财政补贴4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20元)。
2、城镇居民参保每人每年个人缴费120元,财政补贴4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20元)。
3、对非学生儿童的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二级以上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等困难城镇居民参保,每人每年个人缴费60元,财政补贴100元(中央财政补助5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20元,地、县(市)财政补助30元)。
4、属于低保对象或残疾的学生和儿童参保,每人每年个人缴费10元,财政补贴50元(中央财政补助25元,自治区财政补助20元,地、县(市)财政补助5元)。自治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资金,除中央、自治区补助外,地区补助部分实行、地、县(市)财政分担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经费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三章 参保程序和缴费办法

第七条 城镇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持户口簿、身份证及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照片到居住地所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办理参保申请手续。低保对象、残疾人和低收入的老年人,办理申报登记时应分别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领取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收入等相关证明材料。农民工子女须提供《暂住证》、公安机关开具的居住证明或教育部门开具的学籍证明。
(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汇总造册后到所在地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参保资格审核。经审核确认后,办理参保手续,缴纳个人缴费部分。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汇总的当年参保人数和财政补助金额以及个人缴费金额上报财政,由财政预算将补助资金拨付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八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家庭缴费实行按自然年度一次性缴纳并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缴纳费用应于上一年末一次性缴纳,次年1月1日起享受,缴费确有困难的最多可延长两个月,未按期缴费的城镇居民,不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四章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九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以下简称参保城镇居民)就医,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及医疗服务设施项目》执行,但不适用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药品自付比例和诊疗目录部分支付比例等规定。不在“三个目录”内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条 建立门诊个人帐户,每人每年15元,用于参保城镇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普通门诊费用。
第十一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的病种范围和待遇支付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二条 参保城镇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下的由个人支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由统筹基金和参保城镇居民个人按比例承担。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按照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划分为一级及其以下200元、二级400元、三级700元。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城镇居民在同一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只收取一次起付标准,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分别住院的,应按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补差。
第十三条 参保城镇居民在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具体比例为:
  一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负担40%;
  二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55%,个人负担45%;
三级医疗机构统筹基金支付50%,个人负担50%。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年度按自然年度计算。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12000元。
 各县(市)要积极探索“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格局,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第十四条 除本地不能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经批准转外地诊断、治疗的,统筹基金予以支付;未经批准在外地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和在本地区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异地就学就医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属地参保属地享受待遇。
因探亲、旅游、学习等突发疾病急诊治疗的,按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一)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治疗的;
(二)自杀、自残的(精神病除外);
(三)斗殴、酗酒、吸毒及其它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四)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医疗事故等由他方承担医疗费赔偿责任的;
(五)按有关规定不予支付的其它情形。

第五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六条 参保城镇居民就医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基金的承受能力,本着方便城镇居民就医的原则合理确定。
第十七条 凡符合条件申请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经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后,向社会公布,并颁发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和标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其签订医疗服务协议。
第十八条 参保人员就诊住院实行定点管理。在目前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各县(市)人事劳动部门可根据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公布的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指定1-2家县(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做为城镇居民定点医疗机构。以后可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参保人员满意度,由县(市)人事劳动部门进行调整变更。同时,参保人员就诊住院时,需按照首诊必须在县(市)级指定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则,办理就诊住院手续。
第十九条 因病情需要确需转诊、转院的,实行分级医疗逐级转诊和双向转诊制。未经转诊、转院的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逐级转诊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或滞留病人。
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原则接诊参保居民。严禁不规范医疗行为。

第六章 医疗费用结算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参保城镇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由个人用现金支付;统筹基金应支付的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于次月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
第二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每月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住院医疗费用时,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算金额的10%预留保证金。预留保证金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返还。
年度考核办法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执行。
第七章 基金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风险调剂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风险调剂金列入财政预算,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
第二十五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执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表式、时间和编制要求,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预决算草案的编制、基金的筹集和医疗费的结算给付、基金的会计核算等工作。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事业经费由财政预算安排,不得从基金中提取。接受劳动保障、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编制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报财政部门。
第二十八条 财政部门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核算,审定基金预决算。审计部门依法负责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第二十九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应当定期报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条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及其他未尽事项,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由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 行)

科学技术部


关于印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
国科发农社字〔2002〕3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科委、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司(局):
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强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保证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行),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OO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下简称“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下简称“监理”)工作,客观评价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效果,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部、财政部负责实施转化资金项目的监理验收工作,并委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具体执行。
  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兵团、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受科技部委托,作为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协助科技部,对其所推荐的转化资金立项项目进行日常监理和验收工作,并接受科技部的监督。
第四条 监理单位监理项目范围的确定按照“谁推荐、谁监理”的原则,项目的推荐单位即是项目的监理单位。
第五条 监理单位根据《暂行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和本办法,对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监理和验收,监理验收工作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二章 项目监理

  第六条 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合同书》。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书》组织实施项目,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理单位和科技部对项目的监理。监理单位亦应依据《合同书》,定期了解和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认真履行合同、如期完成合同目标。
  第七条 对转化资金项目进行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合同计划进度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须在项目实施期内每年年末填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表》(以下简称“《项目监理表》”,见附件一),并于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至2月1日期间将《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和《项目监理表》数据软盘一式二份寄至监理单位。相关软件可从管理中心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向监理单位索取。
《项目监理表》是监理单位和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决定能否按照《合同书》的约定进行项目中期拨款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 监理单位须在每年年末对其推荐的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总结,编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年度总结报告》(以下简称“《工作年度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二),同时负责催报和接收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并根据所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项目监理表》上填写项目监理意见,于每年的2月10日至2月25日将《工作年度报告》和地方项目管理数据软盘一式二份、《项目监理表》及相关附件一式一份寄至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提供的项目监理意见,是科技部评价项目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科技部、财政部在认为必要时,将自行组织专家,对部分转化资金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核实项目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 科技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填报的《项目监理表》、监理单位提出的项目监理意见、以及实地考察等综合监理信息,提出项目执行意见,并据此核拨合同剩余经费。
  第十二条 因不可抗拒原因,项目承担单位需对项目合同内容及目标进行调整时,应首先向项目监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监理单位提出意见并上报科技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 对执行情况较差的项目或有严重违约行为的项目,科技部将依据《合同书》的有关条款,缓拨、减拨或停拨剩余经费,直至终止合同。对终止合同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进行项目财务清算,并将转化资金支持的经费余额如数上交管理中心,科技部将在三年内不受理该项目承担单位对转化资金项目的申请。

第三章 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 凡是已立项转化资金项目,在合同期满时均应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工作在合同期满后六个月内进行的视为按期验收,超出六个月的视为延期验收,原则上延期验收时间最长可再延长六个月。
第十五条 转化资金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合同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验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成果转化后取得的效益。
第十六条 科技部将在合同到期前2个月向监理单位发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准备工作通知》及《验收项目清单》,监理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对验收项目进行检查,并确定验收时间,报科技部备案。
第十七条 在确定的验收时间内,监理单位通知项目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以下简称“《项目总结报告》”,编写提纲见附件三),并填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表》(以下简称“《验收表》”,见附件四),做好现场验收准备;并由监理单位组织专家审阅承担单位提交的验收材料,对项目进行实地考查和评审;由专家在《验收表》中填写专家验收评审意见。
参加转化资金项目验收的专家必须由熟悉验收项目情况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构成。专家由监理单位聘任,专家人数一般为5-7人。
对于重点转化资金项目,原则上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直接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掌握的项目执行情况,在《验收表》中填写监理单位验收评价意见,并按照规定将验收材料上报科技部。
第十九条 验收材料的准备,是验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共同完成,主要包括: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表》;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4)数据软盘(相关软件可从管理中心网站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向监理单位索取);
(5)相关附件:
* 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转化资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及附注。审计内容为:项目执行期内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项目执行期内各年度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累计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
* 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各类成果的证明材料,鉴定报告,检测报告,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
以上验收材料统一由监理单位汇总后上报科技部。要求《验收表》一式三份、数据软盘一式二份、《项目总结报告》等其它材料一式一份。
第二十条 科技部、财政部根据上报的验收材料及日常监理工作完成情况提出验收结论意见,原则上对按期验收,并基本完成合同目标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合格。对基本按期验收,并完成合同目标有一定差距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基本合格。对没有按期完成合同目标,并且各项指标差距较大的转化资金项目视为验收不合格。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视情况予以通报,直至取消该项目承担单位再次申报转化资金项目的资格。
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无法继续执行的转化资金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单位提出意见、经科技部确认后,可做项目结题处理。

四、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
调查表编号(CA01)
资金资助类型(CA02) 1.无偿资助 2. 贷款贴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 目 监 理 表

项目名称(CA03)
立项代码(CA04)
单位法人代码(CA05) ——
单位全称(CA06) (盖章)
单位通信地址(CA07)
单位特性(CA08) 项目技术领域(CA09)
E-mail(CA10) 邮政编码(CA11)
单位法定代表人(CA12) 电 话(CA13)
填表人(CA14) 电话(CA15) 传真(CA16)
填报时间(CA17)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CA18)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填 表 说 明
一、制表目的: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管理,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的发展情况,实施对转化资金项目的跟踪和监理,特制定本表。
二、调查范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的项目。
三、统计表式:
表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概述(项目单位填写)
表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各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单位填写)
表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总体情况(项目单位填写)
表四监理单位意见表(监理单位填写)
四、填报要求:字迹清晰,符号准确,书写工整,易于辨认。所列栏目文字叙述和数据都应确切、可靠,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写“无”,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五、单位需提供的相关附件:项目新取得的区试报告、或田间试验报告、或安全性评价报告、或检测报告、或样机照片、或鉴定证书、或奖励证书、或行业许可证、或相关销售合同等证明项目正在实施及取得进展的文件。
六、报送程序:获得转化资金资助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在每年1月1日至2月1日之内将上一年度报表、相关附件及数据软盘2套寄至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由科技部委托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承担,项目监理范围按照谁推荐、谁监理的原则,即推荐单位即是监理单位。


封面指标说明
调查表编号:由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填写,是各监理单位报表收审、查阅和录入的工作编号,其中包括:报表年度(4位)、单位所在地代码(3位)、流水号(4位)。
资金资助类型:指项目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的类型,包括:① 无偿资助;② 贷款贴息。
单位法人代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单位法人代码。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企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89)》,由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长期的法定代码。
立项代码:项目获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时得到的唯一的立项代码。
单位全称:要求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汉字填写单位的全称,不得用简称,即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单位特性:单位特性分两类,一类包括1农业科研院所、2高等院校、3科研院所整体转制企业、4科研院所办的企业、5大专院校办的企业、6涉农科技型企业、7国家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内单位、9国家级星火计划区域性支柱产业承担单位、A其他单位等,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最多选择三项将代码填入前三个空格内。另一类根据单位注册登记属性划分,包括01国有企业、02集体企业、03股份合作企业、04联营企业、05有限责任公司、06股份有限公司、07私营企业、0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9外商投资企业、99其他企业等,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后二个空格内。
项目技术领域:包括01种植业、02畜牧业、03水产业、04林业、05植物保护、06动物保护、07节水农业、08农产品加工、09生态环境、10 农业装备、11 信息技术、12 其它等,单位根据转化资金项目所属的技术领域选择相应的代码填入空格内。
E-mail:单位建立在Internet网络上的电子邮件地址。

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概述
简要说明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各进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有关建议等。限500字)(CD01)

表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各指标完成情况
—————————————————————————————
(一)项目负责人信息
—————————————————————————————
项目负责人姓名(CC01)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CC02)
—————————————————————————————
(二)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数量
(CC03)〖CC03=CC05+CC06+CC07+CC08〗单位:人
本年度项目新增就业人数 (CC04)〖CC03≥CC04 〗
—————————————————————————————
其中:高 级(CC05)
中 级(CC06)
初 级(CC07)
其 它(CC08)
—————————————————————————————
(三)项目已到位资金情况(单位:千元)〖CC09≥CC10,CC09≥CC11〗〖CC11=CC12+…+CC17〗
—————————————————————————————
累计到位资金总额(CC09)
其中:累计转化资金资助(CC10)
本年度到位资金(CC11)
其中:转化资金资助(CC12)
政府配套资金(CC13)
政府其它拨款(CC14)
金融机构贷款(CC15)
单位自筹资金(CC16)
其它资金(CC17 )
—————————————————————————————
(四)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单位:千元)〖CC18≥CC19〗 〖CC19=CC20+…+CC28〗
—————————————————————————————
累计支出资金合计(CC18)
其中:本年度资金支出合计(CC19)
其中:区域试验与示范费(CC20)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CC21)
设备仪器购置费(CC22)
基建费(CC23)
销售费用(CC24)
流动资金(CC25)
培训费(CC26)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CC27)
其它(CC28)
—————————————————————————————
—————————————————————————————
(五)项目效益(单位:千元)
—————————————————————————————
本年度实现值 执行期内累计值

工业增加值(CC29/1)
产品销售收入(CC30/1)
其中:出口创汇额(千美元)(CC31/1)
技术服务收入(CC32/1)
净利润总额(CC33/1)
交税总额(CC34/1)
减免税额(CC35/1)
————————————————————————————
(六)项目专利、论文、人才培养情况
—————————————————————————————
本年度已获专利授权数(个)(CC36)
其中:发明专利数(个)(CC37)
本年度发表论文、报告数(篇)(CC38)
其中:全国性期刊论文发表数(篇)(CC39)
本年度出版著作数 ( 本)(CC40)
本年度培养人才数 (人)(CC41)
其中:专业技术职务由初级晋升为中级的人数(人)(CC42)
专业技术职务由中级晋升为高级的人数(人)(CC43)
培养博士人数(人)(CC44)
培养硕士人数(人)(CC45)
—————————————————————————————
(七)项目新品种开发情况
—————————————————————————————
本年度作物类新品种开发数(个)(CC46)
已示范推广面积(亩)(CC47)
本年度畜禽类新品种开发个数(个)(CC48)
已扩繁推广数量(头/只)(CC49)
本年度水产类新品种开发个数(个)(CC50)
已扩繁推广数量 (尾)(CC51)
本年度林木类新品种开发个数 (个)(CC52)
已扩繁推广数量 (株)(CC53)
本年度动植物其它新品种开发数(个)(CC54)
已扩繁推广数量 (个)(CC55)
—————————————————————————————
(八)项目本年度新产品开发数(个)(CC56)
—————————————————————————————
—————————————————————————————
(九)培训情况 〖CC57=CC58+……+CC61〗
—————————————————————————————
培训班期数 培训人员
本年度举办培训班情况合计(CC57/1)
其中:管理班(CC58/1)
其中:技术班(CC59/1)
其中:师资班(CC60/1)
其中:其它班(CC61/1)
—————————————————————————————
(十)试验示范情况
—————————————————————————————
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类型(CC62)
1.种植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2.水产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3.林业试验示范区(基地) 4.节水试验示范区(基地) 5.畜牧业试验示范区(养殖场) 6.其它试验示范区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个)(CC63)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规模(亩、头、只) (CC64)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总投资 ( 千元 )(CC65)
本年度建立中试线 (条)(CC66)
本年度建立生产线 (条)(CC67)

—————————————————————————————
(十一)合同变更

项目实施单位变更情况(CC68)
1.无 2.仅单位名称变更 3.单位经济类型变更 4.单位股东变更
5.联系方式变更 6.技术整体转让
变更情况说明
填报说明

项目负责人:项目组组长或项目主持人。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研究开发的技术骨干以及项目实施的主要工程技术人员。
项目新增就业人数:是指由于该项目的实施而直接向社会新吸纳的人数,不含本企业原有职工参与该项目实施的人数。
累计到位资金总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投资实际已到帐的资金金额。
累计转化资金资助: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累计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本年度到位资金:指本年度内本项目新增投资实际已到帐的金额。
转化资金资助:指本年度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对该项目资助实际已到帐的金额。
政府配套资金:指由于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立项,各级政府(国家其它部委或地方各级政府)为此在本年度内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政府其它拨款:指非因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立项,各级政府(国家其它部委或地方各级政府)在本年度内对该项目资助的金额。
金融机构贷款:指本年度内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可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贷款。
单位自筹资金:指本年度内单位将自有资金转为用于该项目的经费。自有资金不包括集资和借款等,这些应包括在“其它”来源中。
累计支出资金合计:指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为实施本项目所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的总额。
本年度资金支出合计:指本年度内为实施本项目所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的总额。
区域试验与示范费:指本年度内由于进行动植物新品种(品系)区域试验及示范所发生的经费总额。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指本年度内由于进行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所发生的经费总额。
设备仪器购置费:指本年度内因开发本产品而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的总额。
基建费:指本年度内为实施本项目而进行的土地房屋等建设费用。
流动资金:指本年度内用于本项目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流动资金总额。
销售费用:指本年度内在本项目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单位为本项目产品销售而专门设置的销售机构的日常费用。如用于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开拓、宣传等费用。
培训费:指本年度内为推广本项目产品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所发生的费用。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指本年度内单位开展本项目的一些零星支出及项目的依托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条件和服务而提取的少量补偿费。
工业增加值:指企事业单位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方法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工业部分的增值税。
本年度实现工业增加值:指本年内转化资金项目所实现的工业增加值。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工业增加值: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工业增加值。
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指该项目从本年度内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对外加工等所取得的收入。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
本年度技术服务收入:指从本年度内由于项目技术转让、技术承包、培训及服务咨询、培训及服务而获得的收入。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技术服务收入: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技术服务收入。
本年度出口创汇额:指该项目产品在本年度内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销售收入的总金额。包括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出口创汇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出口创汇额。
本年度净利润总额:指该项目实现的利润在本年度内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亏损以“–”表示,并允许项目单位根据其利润总额进行估算)。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净利润总额:指该项目执行期间从起始日到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总额。
本年度交税总额:指本年度内经营该项目产品实际上交的各项税金及能源基金、教育附加费等。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交税总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实现的交税总额。
本年度减免税额:指本年度内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税务部门批准所减免的各种税金额中该项目所减免的税额。
项目执行期内累计减免税额:指该项目从执行期起始日到本年度12月31日累计减免税总额。
本年度已获专利数:指本年度内项目从国家专利局取得的各项专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本年度发表论文、报告数:指本年度内在国内科学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外科学技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以及在专业学术会议相关出版物中发表的论文或报告。
全国性期刊论文发表数:指在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
本年度出版著作数:指本年度内经过正式出版部门编印出版的科技专著、大专院校教科书、科普著作。
本年度培养人才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参加项目实施的相关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及农业技术人员当中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人员的总数,以及经本项目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人数。
作物(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类新品种开发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通过省或部级审定的新品种的数量。
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新品种扩繁推广数量: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畜禽(水产、林木、动植物)新品种群体扩大的数量。
新产品开发数:指本年度内,由于本项目的实施而开发的新产品数量。新产品既包括其用途、技术设计和材料都有显著变化的全新产品,又包括由于工艺等其它方面的改进而使其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和改进的产品。
本年度举办培训班情况: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单位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培训班的期数和培训人员情况。
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类型:试验示范区(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可控性,拥有规范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可实现高产高效,能代表本领域技术先进水平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包括养殖业、林业等)生产区域。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是指为推广本项目产品,本年度内所建立的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数量。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规模:指本年度内建立的种植业、或水产业、或林业、或节水试验示范区(基地)的面积;或畜牧业试验示范区(养殖场)的畜禽总头数。
本年度建立试验示范区(基地)的总投资:指本年度内为建立本项目的试验示范区(基地)而投入的资金总额。
本年度建立中试线: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可工业化开发的产品。如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新产品中试线建立的数量。
本年度建立生产线:指本年度内,由于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所涉及的可工业化开发的产品。如配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新产品生产线建立的数量。

表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总体情况
单位:千元
—————————————————————————————
(一)单位年末总人数(CB01)
—————————————————————————————
(二)单位年总收入(CB02)〖CB02≥CB03+CB04+CB05〗
其中:产品销售收入(CB03)
技术服务收入(CB04)
商品销售收入(CB05)
其中:出口创汇总额(千美元)(CB06)
—————————————————————————————
(三)单位年上缴税费总额(CB07) 〖CB07≥CB008+CB09+CB10〗
其中:增值税(CB08)
营业税(CB09)
所得税(CB10)
—————————————————————————————
(四)单位年净利润(CB11)
—————————————————————————————
(五)单位年工业增加值(CB12)
—————————————————————————————
(六)单位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CB13) 〖CB13≥CB14〗
其中:研究与发展支出(CB14)
—————————————————————————————
(七)单位年末资产总计(CB15) 〖CB15≥CB16+CB17+CB18+CB20 〗
其中:流动资产(CB16)
长期投资(CB17)
固定资产合计(CB18) 〖CB18≥CB19〗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CB19)
无形资产(CB20)
—————————————————————————————
(八)单位年末负债总计(CB21)
—————————————————————————————
(九)单位年末所有者权益(CB22)〖CB22=CB15-CB21〗〖CB22≥CB23+CB24〗
其中:实收资本(股本)(CB23)
盈余公积(CB24)
—————————————————————————————

表三 填报说明

单位年总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生产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和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商品的销售收入、其它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各种收入的总和。
产品销售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销售全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
技术服务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技术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入股、中试产品收入以及接受外单位委托的科研收入等。
商品销售收入:指本年度内单位销售以出售为目的而购入的非本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收入。
出口创汇总额:指本年度内单位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包括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单位年上缴税费总额:指本年度内单位实际上缴的各项税金、特种基金和附加费等。
单位年净利润:指本年度内单位实现的利润在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按会计“损益表”中的“净利润”项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单位年工业增加值:指本年度内单位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方法是: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工业部分的增值税
单位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指本年度内本单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四类科学技术活动(统称技术开发活动)的经费总额。包括单位内部用于技术开发活动的经费支出及委托外单位进行技术开发活动而拨给对方的经费。
研究与发展支出:指本年度内单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三类科学技术活动(统称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总额。包括在本单位内部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以及转拨给委托的外单位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
单位年末资产总计:指单位在本年度末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它资产。
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长期投资:指单位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它包括购置股票和长期债券以及对其它单位的投资等形式。
固定资产合计:指单位在本年度末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未提折旧费的填报原值。
无形资产:指单位自己使用、自行开发以及从外界购入的专有技术、专利、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价值。为销售而开发或注入形成的知识产权不在此内。
单位年末负债总计:按会计报表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之和填列。
单位年末所有者权益:指单位投资人对单位净资产的所有权,单位所有者权益等于单位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实收资本:指本年度内单位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股份制企业填列股本。
盈余公积:指本年度内单位从单位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


表四 监理单位意见表

填表人姓名 联系电话
累计完成匹配支持资金 本监理期内落实匹配支持金额
单位填报数据真实性判断 1真实2较真实3不真实4未收到单位监理信息表
项目进展情况(包括组织实施情况、资金落实情况、进度完成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有关建议
综合评价意 见 项目进展情况1. 按计划进行 2.进度超前 3.拖延 4.停顿 5.申请结题 6.申请终止7.待定项目进展情况为3、4、5、6、7的请选填主要原因(最多三项按重要顺序填写)1.指标制定过高 2.设备、材料未落实 3.协作关系影响4.资金未落实 5.市场因素 6. 技术骨干变动 7.技术难度大 8.内部管理调整 9.国家政策法规变化 A、项目有作假嫌疑 B、无法联系单位 C、变更监理单位 D、其它原因(业务部门盖章)
附件二: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工作年度总结报告



编写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作
年度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组织实施情况:
1.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推荐情况
内容包括推荐组织情况,推荐数量,推荐项目的地区与技术领域分布等。
2.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的立项情况
内容包括立项数,项目的主要特点,立项项目的地区与技术领域分布,项目实施后预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3.本年度转化资金项目实施情况
内容包括实施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4.转化资金项目典型案例介绍分析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进展情况、技术水平、效益评价、成功经验等。
二、组织管理经验
1.扶持配套措施
内容包括资金、人员、组织等扶持配套措施。
2.工作重点与体会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四、下年度工作安排
五、工作大事记
指监理单位为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及组织实施转化资金项目所做的重要事件。
附件三: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编 写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执行
情况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名称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内容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四、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技术水平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五、项目资金落实和支出情况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七、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八、存在问题与建议

附件四:
立项代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 目 验 收 表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公章):
单位法人代码:
项目执行期: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项目支持方式: 项目支持金额:
单位法定代表人: 电 话:
填 报 人: 电 话 ;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传 真: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科学技术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二OO二年

填 报 说 明

一、制表目的:本表是为全面了解合同到期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完成情况而设计的,是项目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填表要求
1.本表必须用印刷字体填写,由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2.表内各项内容要求真实准确,文字简明扼要,不得虚报、谎报。
3.表格及文字部分的各项内容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无”,数据有小数时,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写。
三、报送期限: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单位应在项目合同期满后的6个月内填报本表。
四、报送方式:承担转化资金项目的单位应在报送期限内,准备好(1)验收表、(2)软盘、(3)第五款所规定的相关文件;按照验收表三份、软盘二份、其它附件各一份的要求,将全套验收申请材料报送至监理单位。
五、单位需提供的相关文件
1.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2.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3.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转化资金项目专项审计报告及附注,审计的内容为:项目执行期内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项目执行期内各年度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以及累计实现的各项经济指标。
4.农业成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的证明材料(如:鉴定证书、检测报告、专利证书、各类奖励证书、技术成果评估报告等)。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或样本。
六、附注
1.本表中表一、表二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表三、表四由评审专家填写,表五由监理单位和科技部填写。
2.表一中项目“新增就业人数”是指由于项目的实施而直接向社会新吸纳的人员,不含本单位原有职工参与本项目实施的人员。
3.表二仅填写在项目执行期内所取得的各类研发、中试成果。

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合同完成情况

项目执行期内实际完成投资额 合 计 万元
其中项目立项后新增投资额 万元
项目立项后新增投资来源 单位自筹 万元
银行贷款 万元
财政拨款 万元 其中转化资金资助 万元
其中政府配套资金 万元
其中政府其它拨款 万元
其 他 万元
项目执行期内资金支出情况 合 计 万元
区域试验与示范费 万元
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费 万元
设备仪器购置费 万元
基建费 万元
销售费用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培训费 万元
业务费及业务管理费 万元
其 它 万元

续表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项目合同完成情况

项目完成时单位经济社会指标 单位总资产 万元 单位年总收入 万元
单位职工人数 人 其中因项目实施新增就业人员 人
项目完成时达到的年度经济指标 工业增加值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技术服务收入 万元 净 利 润 万元
缴税总额 万元 创 汇 万美元
项目执行期内达到的累计经济指标 工业增加值 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技术服务收入 万元 净 利 润 万元
缴税总额 万元 创 汇 万美元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